站上冠军领奖台,奥运会“四朝元老”徐嘉余哭了。
北京时间8月5日凌晨,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由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组成的中国队,游出3分27秒46的成绩夺得冠军,打破美国在该项目上40年的垄断。
潘展乐触壁瞬间,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在池边欢呼中国队获得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
伦敦奥运会开眼看世界,里约奥运会首夺银牌,东京奥运会陷入低谷仅得第五,巴黎奥运会收获接力金牌,徐嘉余终于等来了最好的队友。
赛后徐嘉余说:“如果没拿到金牌可能会一直觉得很纠结,进而成为我的心结,现在心结已经打开了。”
心结
巴黎奥运会100米仰泳摘银后,徐嘉余难掩遗憾之情:“没有获得金牌还是会有遗憾,这次是我第二次拿这个单项的奖牌,感受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我没有做好准备,这一次我做好了准备,但是并没能如愿。”
2016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国队徐嘉余、李响、李朱濠、宁泽涛出战。中国队犯规第4名成绩被取消。
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仰泳,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4×100米混合接力,再到如今的巴黎奥运会100米仰泳和男女4×100米混合泳,徐嘉余手里拿到的都是银牌。
徐嘉余对于金牌的渴望,不只是出于对职业生涯“大满贯”的追求,同样也是出于对恩师的承诺。
当徐嘉余的恩师徐国义病逝那天,徐嘉余在微博上写下:“徐导安心,您对学生的期望学生清楚记得,光州蝉联时您在病榻上对我讲,这不算什么,东京才是你的舞台。徐导走好,待明年盛夏,带金牌回家看您!”
在东京奥运会游泳男子100米仰泳决赛中徐嘉余获得第五名。
天总不遂人愿。东京奥运会上,带病出战的徐嘉余没能再现里约奥运会的辉煌,100米仰泳项目仅获得第五名,无缘奖牌。尽管获得了一枚男女4×100米混接银牌,但这并不是徐嘉余真正想要的:“这个成绩不足以回报徐教练,我还需要再努力,以后还能做得更好。”
在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仰泳决赛中徐嘉余夺得银牌。
本届奥运会100米仰泳赛后,徐嘉余被问到“三届奥运三枚银牌是什么样的感受”时,他似乎有些释怀地笑着说:“那就参加五届好了,甚至如果我能参加第六届,我也会觉得很骄傲。对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给中国游泳起到带头作用,能够让更多运动员有更长的运动寿命。”
直到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的最后一天,徐嘉余和队友踏上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项目中。
赛前,教练蔡力告诉徐嘉余:“只要你在第一棒拿下墨菲,中国队的这块金牌就稳了。”
取胜的关键是战术的改变,以往前程就冲出去的徐嘉余,这次选择前面跟住墨菲,将决胜时刻放在最后25米。最终,一天前还念叨从未在接力上战胜过墨菲的徐嘉余,这一次为全队争取到了0.07秒的优势,中国队也如愿打破美国40年的垄断,拿到冠军。
拿到金牌后,徐嘉余说:“没拿到金牌前,我一直想要金牌,当这一刻获得金牌时,除了嘶吼之外,我觉得这一切又那么平常了。金牌可能对于运动员来说很重要,但是对于生活来说,又没那么重要。”
由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组成的中国队,以3分27秒46的成绩夺得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
孤独坚守
徐嘉余曾对仰泳做出过一个形容,关键词叫孤独。
“别的项目打腿的时候可以聊天,但仰泳就只能倒着走,你的世界里只有天花板,只有转身的时候才能在水里面看一看水里的世界。”在《人在奥运年》节目中,徐嘉余这样表示。
训练间隙,徐嘉余最喜欢研究的是如何能让水瓶立住,他说这是“给自己解闷的方式”。水瓶在空中环绕几周再稳稳落地,就好像徐嘉余在仰泳界浮浮沉沉许多年,回头发现能撑起中国仰泳的还是只有自己。
8年前,徐嘉余就已经奠定了自己“亚洲仰泳之王”的地位:2016年里约奥运会,他以52秒31夺得男子100米仰泳银牌,拿到首枚中国男子仰泳奥运会奖牌;2017年在布达佩斯世锦赛,他以52秒44的成绩夺冠,成为中国男子仰泳首位世界冠军。
然而8年过后,在中国游泳其他项目都涌现出许多“00后”甚至“05后”新人时,中国男子100米仰泳却迟迟没有新人接班,因此也有了“铁打的徐嘉余,流水的第二名”这句调侃。
一个很直观的例子是在今年4月份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上,当徐嘉余毫无悬念地拿下第一名时,第二名却是比徐嘉余岁数更大的汪顺。
无人接班的境遇也让徐嘉余有了一种“无人会,登临意”的孤独感:“大家能达到同样水平的比较少,所以能理解你的人比较少。金字塔顶端是最孤独的,一切都只能自己去缓解。”
或许是因为孤军奋战的时间太长,让徐嘉余格外渴望拥有一份团队的归属感。
本届奥运会,徐嘉余放弃了自己的200米仰泳比赛,徐嘉余解释道:“要好好准备之后的接力比赛,扛起第一棒的压力,让大家有更好的优势去完成接力。”
最终,徐嘉余拿到了那枚心心念念的金牌。
年龄的枷锁
对于现在的徐嘉余来说,年龄始终是身边绕不开的话题。
以前队里的队友会称呼徐嘉余为“小甲鱼”,而近几年,徐嘉余在大家口中的称呼变成了“甲鱼哥”。不知不觉中,28岁的徐嘉余已经成为仰泳项目里的“老将”。
虽然徐嘉余的微博仅仅半年可见,但依旧能够看到不少徐嘉余关于年龄的碎碎念:“继续突破自我,找到突破的快乐,年龄不是局限突破的瓶颈。”
奥运倒计时100天时,徐嘉余再次感慨:“时间飞逝,回想2013年预计2021年退役,意料之外的意料中迎来了个人第四届奥运盛典。也正是因为身边人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年龄不再是重要的因素,我还可以再加一把劲。或许是里程碑,但一定不是终点。因为——人生没有终点。”
年龄的增长也给徐嘉余带来了许多观念上的转变。与2013年“预计自己2021年退役”的徐嘉余不同,如今的徐嘉余更希望打破大众对于年龄的刻板印象。
“希望能够打破一个陈旧的思想,就是运动员到了28、29、30岁就要面临退役了。这几年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超过30岁的运动员在不断去突破,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这种例外发生。”
巴黎奥运周期中,徐嘉余想努力成为这个“例外”。
在杭州亚运会之前,徐嘉余怀着“不破不立”的想法,寻找了新的团队进行训练,“对于老将来说,就要不破不立。年龄就像一个枷锁,不断地给你负重,你需要用更多的强度去摆脱它。所以要去打破年龄的魔咒的时候,必须要像武侠小说里的自废武功开始。”
徐嘉余的教练蔡力透露,身高184公分的徐嘉余体重保持在80公斤左右,而在过去几届大赛里,他完成每一场比赛可能都会减少大约0.5公斤的体重,所以在这个周期,增肌增重成了一个训练目标。
站上巴黎奥运赛场,徐嘉余已经从80公斤涨到了84公斤。徐嘉余坦言,他非常相信蔡力教练给他带来的改变,“在这个新团队当中,我感受到了新兴的力量,让我觉得原来还有这样的方法去应对来自年龄上的冲击。”
徐嘉余说:“国旗升起来的时候,我想起了徐导的夙愿。我为接力冠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实现了‘为国征战、实现梦想’的目标。但这不是结束,也许在不久后的泳池里,你还会看到我。”
巴黎奥运会的泳池里,世界只有天花板的徐嘉余,抬头看到的是队友的笑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