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周二发布数据显示,受需求不足、金融“挤水分”效应影响,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月末贷款余额增速较上月放缓0.1个百分点至8.7%,续创有该项统计以来的新低。
分析人士指出,上月新增信贷强度不高,不及过去五年同期均值,但在监管层引导市场淡化信贷规模情节的政策导向下,当前的重点是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等工具强化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同时引导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以此作为金融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表示,7月人民币贷款低增,很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季节性因素,从历年经验看,4、7、10等季度首月通常是新增信贷和社融相对较低的月份;二是需求总体仍相对疲弱,居民和企业部门信贷均较上年同期下降,这可能与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实体经济三方面信贷需求不振有关;三是信贷“挤水分”的因素依然存在。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短期内金融总量指标还将低位运行一段时间,接下来要重点关注金融资源对科技创新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这将对后期经济增速和就业状况有重要影响。
虽然信贷需求低迷,但在政府债券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的助推下,7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7708亿元,同比多增2342亿元。央行数据显示,上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2802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738亿元,抵消了投向实体经济的贷款新增规模为负的影响。
此外,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比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至6.3%,为2023年3月来首次回升,虽然M2仍徘徊在低位,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存款分流趋势或已有所企稳。
王青指出,7月存款利率普遍下调,但尚未出现居民存款大规模向理财“搬家”的现象,当月居民存款同比少减4793亿元,对M2增速形成一定支撑。另外,随着财政政策加力、支出力度加大,7月财政存款同比少增2625亿元,也会对M2增速有一定推高作用。
不过,狭义货币(M1)增速继续下行1.6个百分点至-6.6%,连续4个月负增长,直接原因还是在于金融“挤水分”对企业活期存款的影响。在构成M1主体的企业活期存款中,之前有一部分存款通过手工补息获取了相对较高的收益,监管层禁止手工补息后,企业活期存款逐步向理财转化,导致近几个月M1持续回落。
“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7月新增信贷季节性回落,社融增速小幅回升,监管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犹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研报中称。
“在二季度金融‘挤水分’取得明显成效后,为促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适时加力,维持信用扩张在合理均衡水平。伴随海外环境改善信号更趋明朗,国内宽货币空间进一步打开,年内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仍可期待。”温彬说。
王青也表示,综合考虑下半年的经济运行态势和物价水平,以及货币政策配合政府债券发行的需要,不排除央行在三季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而伴随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显著加大,央行有可能在四季度再度下调政策利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